秦皇岛发生多起电信诈骗案,不少大学生被骗,
近日,秦皇岛有大学生陷入了“网络刷单”陷阱!为了防止再有类似的事情发生。北戴河新区警方联合辖区高校,开展了一系列反电诈宣传活动。
秦皇岛大学生注意,勿入兼职陷阱
北戴河新区某高校学生造电信诈骗

图片源于网络
1
5月2日,北戴河新区某高校学生小曹(化名)在网上搜索兼职信息。她搜到不少信息,就随便点开一个,在微博上和对方聊天,说想要应聘兼职工作。
2
对方让她下载了一个名为“书语”的手机APP。小曹在这款APP内和对方继续聊天,对方又让她下载了一个名为“维信金科”的手机APP。
3
对方告诉小曹,要想刷单赚钱,就要先给“维信金科”的账号充值,又发给小曹一个公民个人银行账户。小曹按对方要求给这个账户转账后,“维信金科”账号显示了相应额度,小曹成功接到刷单任务。小曹很快刷了40单,并顺利拿到佣金。为了赚到更多钱,小曹一次性转账给对方1.3万元,生活费不够用,她就在“花呗”上借钱,但让她意想不到的是,对方这次既没有给她佣金,也没有返还本金,而是让她继续转账。几经交涉,小曹这才发觉自己被骗了。
秦皇岛某高校学生遭遇“网络刷单”陷阱

图片源于网络
4月9日,我市某高校学生小勇(化名)遭遇“网络刷单”陷阱,向犯罪嫌疑人转账4000余元,发现被骗后报警。5月27日,我市某高校学生小马(化名)遭遇“网络刷单”陷阱,先后4次向犯罪嫌疑人转账共计8000余元。
常见的“网络刷单”有两种形式
1
“‘网络刷单’不一定是诈骗,但一定是违法行为。”北戴河新区公安分局民警介绍,常见的“网络刷单”有两种,一种是电信网络诈骗的常见手段;
2
还有一种是商家为增加企业竞争力而采用的不法行为,通过刷点击量、刷成交量、刷好评等行为,谋取非法利益,是一种失信行为,也涉嫌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法规。“一些大学生把‘网络刷单’视为一种兼职,加上他们甄别能力不足,极易被犯罪分子盯上,陷入骗局,蒙受财产损失。”
已有不少大学生被骗
2019年以来,反电信网络诈骗成为北戴河新区警方工作重点。南戴河海防派出所民警介绍,两年时间里,辖区某高校大学生因遭受电信网络诈骗报案至少80次。“大多数受害人掉进了‘网络刷单’陷阱。”民警说,“大学生接受新事物能力强,但社会经验不足,又希望能靠打工赚钱,减少家庭负担,因此容易遭受这类电诈。”
北戴河新区大力开展宣传工作

为提高大学生防范电信网络诈骗能力,针对高校电诈案件易发案的特点,北戴河新区警方近日采取精准宣传的办法,准确找到易受骗人群,找到易发案类型,找到合适的宣传内容和宣传方式载体,把防电诈宣传送到师生身边。
校区设置反电诈宣传栏

“民警在辖区高校的教学楼、宿舍楼里设置反电诈宣传栏;提供最新的反电诈宣传手册;采用民警编剧、拍摄,学生当演员的办法,将网络贷款、网络刷单、涉及两卡违法犯罪、招工诈骗、冒充老师收费诈骗等校园常发的案件拍摄成小视频,在校园播放……”
宣传目的是杜绝再有此事发生

民警说,“这些措施的最终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在加大力度侦破此类案件的同时,通过宣传引起大学生对反电诈工作的重视,以求从源头杜绝此类案件的发生,减少财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