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最新动态

省里发文!秦皇岛这些农村将撤并、大改...

阅读:173次日期:2019-11-27

为规范我省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增强规划的科学性、操作性和可实施性,11月15日,省自然资源厅印发《河北省村庄规划编制导则(试行)》。导则提出,我省村庄分为城郊融合类、集聚提升类、特色保护类、搬迁撤并类、保留改善类等5种类型。

根据导则,我省村庄规划编制坚持分类推进、多规合一,生态宜居、产业兴旺,全域管控、节约集约,保护优先、突出特色,尊重民意,简明实用等原则,为科学指导村庄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了根本遵循。导则提出,我省村庄分为城郊融合类、集聚提升类、特色保护类、搬迁撤并类、保留改善类等5种类型,并明确了各类村庄的主要特征及编制指引。同时,要求划定村域内生态、农业、建设空间及管控边界控制线,标注各类控制线坐标,提出保护控制要求。对产业发展布局、宅基地布局与住房建设、道路交通、生态保护修复和土地整治、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等规划内容提出了具体要求。

适用范围 河北省范围内行政村(本导则所指村庄均为行政村)编制村庄规划,应按照本导则执行,并符合国家、省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城镇开发边界内的村庄,可纳入城镇详细规划统筹编制。规划期限村庄规划期限应与上位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保持一致,近期至2025年,远期至2035年规划范围村庄规划范围为村域全部国土空间,可以一个或几个村庄为单元编制。村庄类型全省行政村划分为城郊融合类、集聚提升类、特色保护类、搬迁撤并类、保留改善类等类型。

秦皇岛各类村庄是怎样规划的

城郊融合类

范围特征:

城郊融合类村庄是指市县中心城区(含开发区、工矿区,以下同)建成区以外、城镇开发边界以内的村庄。

其主要特征是:村庄能够承接城镇外溢功能,居住建筑已经或即将呈现城市聚落形态,村庄能够共享使用城镇基础设施,具备向城镇地区转型的潜力条件。编制指引:

市县中心城区建成区以外、城镇开发边界以内的村庄,可纳入城镇详细规划统筹编制;确需编制村庄规划的,不得与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相抵触。

城郊融合类村庄应综合考虑工业化、城镇化和村庄自身发展需要,加快城乡产业融合发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逐步强化服务城市发展、承接城市功能外溢的作用。

集聚提升类

范围特征:

集聚提升类村庄是指乡(镇)政府驻地的村庄;上位规划确定为中心村的村庄。

其主要特征是:人口规模相对较大、区位交通条件相对较好、配套设施相对齐全、产业发展有一定基础、对周边村庄能够起到一定辐射带动作用,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村庄。编制指引:

乡(镇)政府驻地的村庄纳入乡(镇)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统筹编制;上位规划确定为中心村的村庄,应以本村或与周围几个村庄为单元编制村庄规划。

规划应统筹考虑与周边村庄一体化发展,促进农村居民点集中或连片建设。合理预测村庄人口和建设用地规模,结合宅基地整理、未利用地整治改造,留足发展空间。推进村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提升对周围村庄的带动和服务能力。有条件的地区应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农村新型社区。

特色保护类

范围特征:特色保护类村庄是指已经公布的省级以上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特色景观旅游名村,以及未公布的具有历史文化价值、自然景观保护价值或者具有其它保护价值的村庄。此类村庄一般具有以下一个或多个特征:文物古迹丰富、传统建筑集中成片、传统格局完整、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具有历史文化和自然山水特色景观、地方特色产业等特征。编制指引:特色保护类村庄规划应与该类村庄的保护规划相衔接,将核心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等纳入村庄规划,并结合《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要求》《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办法》等有关技术规范要求编制,其他保护类村庄也可参照执行。规划应统筹保护、 利用与发展的关系,保持村庄传统格局的完整性、历史建筑的真实性和居民生活的延续性,提出特色保护和建设管控要求,对村庄未来发展提出具体措施。

搬迁撤并类 

范围特征:搬迁撤并类村庄是指上位规划确定为整体搬迁的村庄。其主要特征是:生存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人口流失严重或因重大项目建设等原因需要搬迁的村庄。编制指引:

搬迁撤并类村庄不单独编制村庄规划,纳入集聚提升类村庄规划或上位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统筹编制。

确实近期不能搬迁撤并的村庄可根据实际发展需要,应坚持建设用地减量原则,与“空心村”治理相结合,编制近期村庄建设整治方案作为建设和管控指引,突出村庄人居环境整治内容,严格限制新建、扩建永久性建筑。 

保留改善类

范围特征:

保留改善类村庄是指除上述类别以外的其他村庄。

其主要特征是:人口规模相对较小、配套设施一般,需要依托附近集聚提升类村庄共同发展。编制指引:

保留改善类村庄应编制村庄规划,按照村庄实际需要,坚持节约集约用地原则,统筹安排村庄危房改造、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土地整治、生态保护与修复等各项建设。

写在最后

村镇整改后,那时候的生活和现在的生活就完全不一样了。以前放假回到老家,老妈都会说:“好不容易放个假,还不帮家里干点活,挨着你二爷家那块地草太深了,帮你爹打个药去”整改后放假回到老家,老妈就会说:“去楼下看看你爸,天天出去跳广场舞,帮我瞅瞅今天跟哪个老太太跳来着...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农村建设的重视,有了越来越多的政策扶持,农村建设的也是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