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最新动态

最新发布:事关河北全省医院 这些变化一定要知道

阅读:82次日期:2019-11-06
11月5日上午,河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河北省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样板化管理区建设”新闻发布会。会上,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江建明和河北省财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赵新海对河北省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样板化管理区建设工作进展情况作了介绍 ,并与秦皇岛市政府副市长廉茹艳、馆陶县政府县长孟凡雄一起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两大目标和三项任务
两大目标
一是建立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
二是建立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协调、相互制衡、相互促进的治理机制,进而建立权责清晰、管理科学、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督有力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三项任务
一是建立健全医院外部治理体系。更好地落实政府办医职能,巩固破除以药补医成果,完善公立医院长效补偿机制,推动落实公立医院经营管理自主权。
二是完善医院内部管理制度。以医院章程为统领,建立健全医院管理制度、议事规则、办事程序,提高运行效率。
三是加强医院党的领导。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确保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和政策部署在医院不折不扣落到实处。
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构建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试点范围扩大到213家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
省委、省政府始终把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构建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着力解决好群众看病就医问题。河北按照“点面结合、重点推进”思路,大力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省省级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范围扩大到213家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
5家医院被命名为“2019年度省级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样板”
今年年初,省卫健委会同省财政厅等部门,创新启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样板化管理区争创工作。各地积极申报、省市同创,出实招、破难题、见实效,凝心聚智,精准攻坚,争当改革先锋。其中,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沧州市传染病医院、唐县人民医院、馆陶县中医医院和香河县人民医院等5家医院所在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部门协同共为、医院管理科学规范、医疗服务优质高效、群众的获得感不断增强,被命名为“2019年度省级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样板”。此项工作得到国家肯定,具体做法在国家医改简报专题刊发,改革成果正在越来越多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把好“方向盘”,超前部署
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有序推进
坚持抓建设,谋长远,构建公立医院改革的推动机制
领导体制和推进机制建设是深化改革的重要保障。我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实践为基础,逐步完善符合省情实际、利于公立医院改革深化的体制机制。
在领导体制方面,省级层面率先实现由一名政府领导统一分管卫生健康、医疗保障等相关部门工作,形成高效决策、强力推进的工作机制。目前正在推动市、县跟进落实。
在管理机制方面,组建政府“一把手”任主任的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履行政府办医职责,积极推动落实政府六项投入,切实保障公立医院公益性和良性运转。
在党的建设方面,联合省委组织部成立“河北省医院党的建设工作指导委员会”,全面加强对全省医院党建工作的指导,出台医院党委会、院长办公会议事规则和定期沟通制度等基本要求,明确议事决策规则,充分发挥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作用。
坚持抓重点,解难题,推动关键领域取得突破
紧紧围绕建立“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着重在考核评价、运行监测、药品流通、价格调整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探索推进。
在考核评价方面,在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基础上,会同财政、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医保等部门谋划设计省直公立医院医改考核机制,健全医改目标管理责任制,着力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
在运行监测方面,全面梳理卫生健康财务年报、卫生统计、医改监测和全国公立医院满意度调查管理平台等信息系统,确定公立医院改革相关指标107项,定期监测通报指标运行,为评估医改成效和调整完善改革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在重点领域创新方面,以省为单位率先启动跟进落实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通过带量采购、量价挂钩、以量换价,降低药品价格。建立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向体现技术劳务价值的服务项目倾斜。
坚持抓协调、促统筹,发挥齐抓共管整体合力
医改相关部门紧密协作,综合施策,有效保障公立医院改革的政策措施协同发力、重点领域齐头并进、各方利益兼顾共赢。
一方面,工作推动上协同。通过医改领导小组会议、重点任务专项检查、整体进程全面联查等,共同谋划推动改革、调整完善政策、督促任务落实,提高改革协同性。
另一方面,结果运用上协力。在谋划设计一系列公立医院改革政策措施时,将财政补助资金拨付、医保基金拨付、绩效工资总量核定、院长年薪任免等一并挂钩,奖优罚劣,通过部门间同频共振,合力共为,较好地推动改革任务落实落地。
树好“先锋军”,典型引领
改革样板争创工作取得实效
注重创新机制,引领改革有序推进
按照“改革路径化、任务账单化、建设标准化”原则,明确建设重点任务和指标要求,强调规定任务和自选动作统筹兼顾,体现各自改革特色。
此项工作中,提出限额申报申请,意在各地推荐争创单位时优中选优;提出限时培育,旨在争创期间快速整合各方力量攻坚克难;提出专家遴选,确保争创单位经验的再提炼和改革路径的可复制。
同时,在工作机制中融入奖励机制的引导,考核机制的推动,切实保障各争创单位和所在地政府集中人力、财力、物力,提档达标,争先进、促发展,积极构建公立医院长效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明确任务路径,推动改革不断深入
以问题和目标为导向,从权责清晰、管理科学、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督有力5个方面,形成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任务,涵盖84项具体指标和目标要求,项项有规定,事事有标准,让试点医院有的放矢推进改革。
改革任务中,进一步强化政府责任。力求推动政府和相关部门主动作为,及时破解改革难题,增强改革推动力;
指标要求中,进一步强化重点突破。切实推进试点医院全面改进服务质量、规范服务行为,加强标准化、专业化和精细化管理。
强化过程管理,保障改革取得实效
一是强化工作部署。联合编办、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医保等部门,召开启动会,明确方法步骤,强化结果应用,省市同创,推动不同级别公立医院争创省级样板化管理区。
二是强化政策培训。组织开展全省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政策培训班,邀请国家知名专家,专题解读改革政策。设置“市卫生健康委主任谈医改”环节,由各地卫生健康委主任介绍医改领域好经验、好做法,加大经验交流力度。
三是强化集中调度。省医改办定期召集各市医改办分管负责同志、各争创医院主要负责同志总结盘点工作进展,面对面晾晒工作成绩,实打实深入查找问题,一对一理清工作思路,扎实推进争创活动。
用好“助力器”,手段创新
着力推动改革任务落地落实
抓重点联系提“高度”
开展省卫生健康委委领导重点联系制度,联合相关部门定期分赴各地开展现代医院管理制度重点联系,“手把手”指导,“心连心”帮教,持续增强市县党委政府推进改革的重视程度,提高各争创单位改革操盘水平和管理能力。
抓任务督导加“速度”
将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列入改革重点督查内容,对照建设任务抢抓进度,督促工作滞后地区迎头赶上,充分发挥督查督导“助推器”和“指挥棒”作用,确保各项任务按时高质完成。
抓考核问效增“力度”
持续加大考核奖励力度,将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与省委、省政府“三深化、三提升”活动对各地考核挂钩、与省委改革办对各市考核挂钩、与医改年度考核挂钩,切实增强改革地区的落实力。
算好“民生账”,做好监测
切实增强群众改革获得感
突出政府主导,医院运行机制更加高效
政府和医院的关系逐步厘清,权责关系逐渐明晰,行业综合监管机制初步建立,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运行机制逐步建立健全。
公立医院运行效率进一步提高,2019年9月,二级公立医院平均住院日较去年同期缩短0.29天,三级公立医院平均住院日较去年同期缩短0.85天。
医院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全省医疗服务收入(不含药品、耗材、检查、化验收入)占比稳步提升。
人员支出占比逐年提升,医务人员积极性进一步调动。
突出自主发展,医疗服务能力得到提升
公立医院越来越多地享有收入分配、选人用人、自主经营管理权限,精细化、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稳步提升,住院患者死亡率、手术患者住院死亡率、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急危重症病人抢救成功率等指标稳中向好。
患者就诊流向趋于合理,2019年1-9月份全省公立医院住院人次591.78万人次,同比减少8.65%;基层服务人数占比42.06%,较去年同期略有上升。
突出改革获得,群众就医感受明显改善
就医负担进一步减轻,全省医疗收入增长幅度明显趋缓,基本控制在10%左右;次均住院费用和次均门诊费用较上年分别下降0.29%、15.33%。就医流程进一步优化,医疗服务不断改善,三级医院预约就诊时间精准到半小时左右,住院患者满意度93.6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群众获得感明显增强。
财政支持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持续加大投入,助推全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近年来,全省财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医改工作部署,以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体系为目标,坚持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相结合,以投入促改革、以投入换机制,持续推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坚持多措并举,助推全省公立医院加快发展
围绕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不断完善财政政策,多方位、多渠道推动公立医院基本建设、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能力提升。
着力完善机制,助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体系加速建设
围绕加强公立医院内部管理和成本控制,省财政厅以加强医院财务和预算管理为抓手,制定了《关于加强公立医院财务和预算管理的实施办法》,明确全省公立医院所有收支纳入部门预算统一管理,强化了预算约束,规范了收支管理;
为保障基层投入,制定了《医疗卫生领域省与市、县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实施方案》,努力形成科学可持续的投入保障长效机制;
为完善政府投入绩效考核体系,出台了《河北省城市公立医院改革财政绩效投入补偿办法》,加强考核成果运用。
此外,将省卫生健康委确定为省直唯一一家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重点示范单位,持续推动医疗卫生领域财政资金使用绩效提升。
新闻多一点
全省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工作下一步打算
(一)全面推开。明年在查找问题、总结经验基础上,大力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实现全省二级及以上政府办公立医院全覆盖。持续开展样板化管理区争创工作,按照“台账化管理、标准化建设、样板化示范”的工作思路,进一步总结完善,深化提升现有5家建设样板化改革经验,同时,来全面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工作。不断挖掘培树新的改革典型,精耕细作,创新突破,点面结合深化改革。
(二)兑现奖励。按照年初活动既定安排,强化结果应用,对于这5个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样板所在市政府,在省委、省政府“三深化、三提升”活动考核、省委改革办市级考核与医改年度考核中,分别予以加分奖励;分配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补助资金时,对5家建设样板医院予以倾斜。
(三)集中宣传。年底前集中宣传推介5家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样板的典型做法,筹备召开现场会,现场观摩交流改革经验。
省级财政是如何在人才培养和专科学科建设方面推动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
近三年来,省级财政人才培养和学科能力方面累计投入15.5亿元。其中,人才培养8.5亿元,重点用于了三方面:
一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补助安排6.5亿元,在全省范围内建立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全省累计培训住院医师1.1万人。
二是临床医学人才培养和医学重点学科建设安排1.4亿元,资助了近500个省直医疗机构专科能力建设、专科带头人培养及人才研修项目,着力推动疑难和重大疾病研究解决。三是全科医生转岗和紧缺人才培训6000万元,共培训了1600余名全科医生和儿科、精神科、临床药师等多方面紧缺人才培训。
专科学科建设7亿元,重点用于了三支出方面:
一是省级医疗机构专科建设发展2.36亿元,支持了我省神经内科、骨科、新生儿科等多个重点疾病专科诊疗能力提升项目,补助支持了15项卫生健康技术研究暨成果转化重点课题和125项医学适用技术跟踪项目。
二是“春雨工程”专项资金3亿元,支持三级医院对口支援县级医院,二级以上医院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加大对贫困地区县级公立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扶持力度。全省已有276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建立了远程医疗系统,占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总数的61%。
三是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1.6亿元,支持省级医疗机构心脑血管、创伤医学、肿瘤和呼吸系统等方向疑难病症诊疗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