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之后谨记“七不做” 熬夜是大忌
或许有人会问,立秋之后不就是中伏的末尾,确实是中伏的末尾。时间过多真的很快,仿佛昨天就是入伏,如今已到了中伏的末伏,时间在我们不知不觉中溜走,百姓说的“冬病夏治”也逐渐的溜走。
三伏天,是一年当中最炎热的时候,这个时期也是最容易被疾病缠身的,要是不小心给疾病缠身了就很麻烦了,一般疾病缠身都是由于自己很多习惯不好,恰巧有三伏天,往往夏季是很多小毛病坏习惯频繁出现的,那么看看立秋之后要注意那些事项。
立秋之后,谨记“七不做”
1、熬夜是大忌
很多人喜欢熬夜,从中医角度来说,睡眠不足就是脾虚的症状,表明体内湿气过重。每天晚上最好11点前入睡,每天睡够7个小时。适当午睡也是可以的,不过最好别睡过头了,午觉保持在一个小时之内。
2、头发不干不能睡
很多人认为,夏天气温高可以不吹干、擦干头发就睡,但实际上这是很不好的习惯!夏天时,人洗澡特别勤。有的人头发湿漉漉的,就坐在空调屋里,甚至头发不吹干就睡觉,导致“湿邪”在不知不觉中入侵身体。所以,夏天也要把头发擦干再入睡。
3、不要对着空调吹
从外面一身汗回来或者在运动后,对着空调使劲吹凉风,湿气会借机顺着张开的汗毛孔进入人体。现在冬天很少见到真正着凉感冒的病人,夏天反而比比皆是,就是因为用空调导致汗液挥发不出来淤积体内。
4、不吃重口味食物
肠胃功能的好坏与食物营养成分的吸收有一定的关系。很多人喜欢吃偏重口味的食物,如果一直是重口味那很正常,如果是近段时间喜欢吃重口味的食物,那就要注意了,这很有可能是身体给你输送的信号,说明你的体内湿气过重了。
5、夏练三伏,但别傻练,适量即可
常说的“夏练三伏”,并不是让大家不分时间、地点、情况地去锻炼。医学研究表明,夏天当气温超过35℃、日照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的时候,人体会出汗;且情绪调节中枢就会受到明显影响,人也容易心烦意乱。这个时候练一练的方法很简单:端坐、闭目、吞津,就是一个好方法。
方法:两臂自然下垂,放在腿上,双目和口微闭,调匀呼吸;待口中津液较多时,将其吞咽,可连续吞咽3次;然后,上下牙叩动10~15次,可起到养心安神、固齿健脾的效果。
6、不宜多喝酒
酗酒,是非常不好的习惯,因为酒能助湿邪,湿气重的人还常喝酒的话,湿气就会更重!酒不能多喝,因为这会加重“湿毒”的症状,从中医看来,酒助湿邪,所以酒精尽量要少碰,女生万万不能借酒浇愁。
7、不要凉水洗澡
大汗淋漓,热不可耐,当然想尽快降温。有人在此时洗冷水澡,以解烦热之苦,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因为冷水的突然刺激,皮肤血管立即收缩,血循环阻力加大,心肺负担加重,同时机体抵抗力降低,人体潜在细菌和病毒会乘虚而入,从而引起疾病。
夏天由于天气热,可能很多人在家里待一待久一天过去,都是在空调的环境下,这样是很不好的很容易出现毛病,那么夏天吹空调要注意哪些人,一看来看看吧。
1.定期给空调“洗澡”,空调滤尘网上会有许多絮状的附着物,其中的真菌、皮屑、尘螨可引起过敏性皮肤病或诱发哮喘病。人体长时间呆在这样的空调房间内,就会感到头晕、恶心,甚至诱发呼吸道疾病。
2.大汗淋漓不宜吹,从室外进入室内时,最好先用毛巾擦干汗水,再开空调。大汗淋漓时直接吹冷风,毛孔收缩会使毛孔堵塞,很容易造成身体不适,还有可能引起感冒。
3.定期开窗通风,使用空调必须注意通风,建议每天定时打开窗户,关闭空调,让新鲜空气流通。尤其是在人多的环境下,使用一段时间后最好关上空调,给室内通通风,能避免通风不畅的呼吸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