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开发区:创新驱动构建协同发展新格局
成功在开发区复制中关村创新创业生态模式;秦皇岛(中科院)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基地项目成果转化率超过90%;中关村海淀园秦皇岛分园引进项目120多个……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紧抓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机遇,以创新驱动汇聚发展力量,全面优化营商环境,积极吸引京津高端优质资金、项目、人才、技术等因素持续焕发新动力,一个区域协同发展的新格局正在形成。
体制机制激发协调发展新活力
吴坤昊,地地道道的秦皇岛人,曾经“北漂”,因与“幼视通”结缘,成了离京回乡的创业者。现在,作为秦皇岛铭软科技有限公司的负责人,他带领团队在中关村海淀园留学人员创业园秦皇岛分园(简称留创园)创业拼搏。这段时间,他忙得不亦乐乎,刚从北京请来专家给当地幼教管理者做完培训,又起草融资协议,为公司研制的“幼视通”幼教资源整合服务平台寻求战略合作伙伴。
留创园成立于9个月前,是由中国北京(海淀)留学人员创业园、北京金种子创业谷科技孵化器联合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共同创办的科技企业专业孵化平台。目前,来自北京中关村的绿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万马科技有限公司、钢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10多家高科技企业已在秦皇岛注册成立并入驻留创园。
“这里办公环境非常好,特别是各种政策咨询、融资等方面的服务让我们受益匪浅。”当问起留创园创业环境如何时,吴坤昊兴奋地说。留创园除了为在孵企业提供硬件设施与政策优惠外,也提供融资、培训和咨询等服务,既可以帮助企业与北京高等院所、科研机构或上下游企业建立联系和合作,提供产品设计支持、新产品评估等技术咨询服务,又可以提供寻找投资者及战略伙伴的渠道,引进种子资金、风险投资,协助资产重组等。
“分园在建设过程中,以集聚人才、完善服务、营造氛围为抓手,建设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从‘根’上将中关村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复制到秦皇岛,使之成为渤海湾科技增长极上自我创新、自我发展的‘播种机’。”曾在中关村海淀园工作,现到秦皇岛开发区挂职管委副主任的华占豪深有体会。
来自中关村的人,来自中关村的企业,来自中关村的模式……北京、秦皇岛的企业、人才、项目等在发展中融为一体。目前,两地政府积极探讨政策方面的差异,希望借助秦皇岛分园这个平台,将中关村的产业扶持、科技成果转化、税收激励等方面政策因地制宜进行“嫁接”,让分园与海淀园的企业享受平等待遇,让高端人才“引进来、留得住”。
成果转化彰显协调发展新魅力
近日,中科院两名院士来到秦皇岛市惠斯安普医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找到董事长陈忠林商议合作开发水分子提取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