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最新动态

河北省海域海岛整治修复取得阶段性成果

阅读:186次日期:2017-06-05

 图为河北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现场。王红 摄

人民网石家庄6月2日电 (王红)据河北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消息,2016年河北省海域海岛整治修复取得阶段性成果,近岸海域水质达到第一、二类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由2012年的61.6%提升至79.7%。

河北是环渤海的重要省份,全省大陆海岸线长487公里,管辖海域7227.76平方公里,海岛13个,海岛陆域面积36平方公里。近年来,随着沿海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海洋资源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为有效缓解自然景观受损、生态功能退化和环境质量恶化趋势,在河北省委、省政府的组织推动下,河北省从2010年开始启动了近岸海域环境综合整治行动。

据河北省国土资源厅党组成员、河北省海洋局专职副局长孙大起介绍,7年来,河北省国土资源局对岸滩、海岛、养殖区进行了大力度整治修复,加强了陆源污染物总量排放控制,重点兼顾了入海河口区域的综合整治,扩大了海岸带植被覆盖率和湿地面积。同时,通过建立船载、浮标、岸基、空天四位一体监视监测体系,构建海洋灾害风险评估和精细化预警预报系统,有效降低了赤潮、褐潮等海洋生态灾害的影响。为搞好岸滩生态管理养护,河北省各地推广河长制、滩长制,明确管护责任主体,落实环保责任,加强已整治修复沙滩管护,严控砂质海岸人工建筑物建设和不合理的海岸工程和海洋工程,及时养护沙滩,维系和提升沙滩浴场水质。

孙大起表示,当前,渤海海洋环境整治已被提升到一个空前的高度,国家有关部门正在制定更加严格的渤海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海域海岛整治修复是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今后很长时期都将是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工作。“十三五”时期,国家将大力推进“蓝色海湾”、“南红北柳”、“生态岛礁”等重大生态工程,河北省将主动作为,随着省市县陆海统筹、标本兼治理念牢固确立,沿海地区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新科技新技术的大量投入应用,以及综合整治的深入推进,相信海域海洋生态环境质量会有更大幅度的提升,“水清、岸绿、滩净、湾美、物丰”的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将得以实现。